house.sina.com
Contact Us

Blog

近年来,美国政府对中国和其他国家加征关税的政策引发了广泛争议。许多人认为,关税增加会导致商品价格上涨,进而加剧通货膨胀,损害消费者利益。然而,从财务和税务的角度来看,关税增加或许并非全然是坏事。今天我们将带您从财税的角度,解读关税增加背后的逻辑及其潜在的经济影响。

一、历史视角:关税与美国财政
在美国历史上,关税曾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。1913年以前,美国没有所得税,政府收入几乎完全依赖关税。这个时期,关税不仅维持了政府运转,甚至支撑了南北战争的军费开支。这说明关税作为税收手段具有相当的效力。如今,美国政府再次祭出“关税大棒”,其目的之一便是增加财政收入,来达到缓解财政赤字压力。这对于近年来因疫情和通货膨胀而大幅增加的政府支出来说,无疑是一剂强心针。

二、关税的双重“功效”:财政收入与谈判筹码
•关税可以保护本国产业,促进国内制造业的发展。通过提高进口商品的成本,关税使得本国产品在价格上更具竞争力,从而刺激国内生产和就业。

•通过对特定国家加征关税,美国可以在国际贸易谈判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。例如,在与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贸易谈判中,关税政策被用来要求邻国加强边界管理、控制毒品流通等。这种“以税施压”的策略,往往能迫使对方在谈判桌上做出让步。

关税与通货膨胀:暂时的阵痛?
有人担心提高关税会加剧通货膨胀,但这种影响可以通过其他政策组合来平衡,比如:
市场会迅速调整,寻找替代供应或优化供应链,从而缓解价格上涨的压力;通过发展页岩油和阿拉斯加油田等方式降低能源价格,可以抵消关税带来的通胀压力(能源价格每降低1美元,对通胀的影响可能高达20%)。

国家优先战略:先强自身 再顾全球
美国政府提出的“美国优先”(MAGA)政策,强调先强大自身,再关注全球事务,理解起来就是,只有确保本国经济基础稳固,才能更好地承担国际责任。这一理念与乘坐飞机时“先戴好自己的氧气罩,再帮助他人”的原则不谋而合。
从长远来看,关税增加和财政政策的调整,也是美国自我修正和复兴的一部分。通过减少对外依赖、增强国内产业竞争力,有助于美国在未来100年内继续保持全球领先地位。

结语:美国关税的增加并非简单的贸易保护主义,而是一种复杂的财政和经济策略,尽管短期内可能带来一些阵痛,但从长远来看,这或许正是美国实现自我复兴、再出发的重要一步。